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新型城镇化概念(又会给城市、人口带来什么改变?)

新型城镇化概念(又会给城市、人口带来什么改变?)

发布时间:2021-04-05来源:网络整理编辑:今日新鲜事标签:阅读:

文章导读
中国最近有一个词比较火,叫做“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先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方针。2020年5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要重点支持“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中国其实一直都在做“城市化建设”:持续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周边小城市的人口和产业持续向中心城市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中心

中国最近有一个词比较火,叫做“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先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方针。2020年5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要重点支持“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 ”?

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中国其实一直都在做“城市化建设”:持续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周边小城市的人口和产业持续向中心城市转移。

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又会给城市、人口带来什么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中心城市为了能够接纳更多的人口和产业,不断进行城市更新:

大量的拆迁和棚改开始启动,把平房、矮房子拆掉,把绿地也变成房地产开发,重新盖成高楼大厦和商业商务中心,为大量的新增人口提供更多的居住空间,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

中心城市的房价也就越来越贵,交通拥堵,居住环境逐渐恶化,城市公共服务大量短缺,买房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就是“城市化”带来的大城市病!

以北京为例,1994年北京的三环路才全线贯通,到了2010年就已经修成了六环路了,建成区面积从168平方公里膨胀到22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也从1993年的1000万增加到了2010年1900万。

这就是城市化的结果:中心城市的无序膨胀。

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又会给城市、人口带来什么改变?


而“新型城镇化建设”恰恰相反: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来辐射带动周边小城市的发展,从而形成“都市圈”或“城市群”。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中心城市和周边小城镇要形成“差异化”定位,中心城市不再“求大求全”,而是聚焦于产业和人口的“腾笼换鸟”,实现城市发展的更新换代。

周边小城镇则主要承接中心城市的其他功能和人口,从而形成城市发展的互补,周边小城镇和中心城市之间用庞大的“城际交通网络”链接,实现交通、产业、人口的同城化发展。

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又会给城市、人口带来什么改变?


我们还是用北京来举例说明:自从2017年以后,北京就开始实践“新型城镇化”发展,聚焦于“首都功能”,而疏解“非首都功能”,意味着北京城市发展不再“求大求全”,而是要聚焦于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因此不能满足北京城市新发展要求的产业和人口,自然就会被疏解掉,而同时也会有更多高质量的产业和人口会进入北京,来实现北京城市发展从以前的“求大求全”向以后的“高质量”转变。

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5-1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期间肯定会对北京的楼市造成影响和波动:

早期随着产业和人口的疏解迁出,购房需求会逐渐减少,房价会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只有个别区域的房价能够挺住,而大部分区域的房价都会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后期随着新的产业逐渐兴旺发展,购房需求又会重新被激发,房价又开始重新爬坡,会达到一个更高的顶峰。

中国未来的“新型城镇化”重点将会带来以下变化:


【1】旧改全面代替棚改和拆迁中心城市逐渐“控人口”


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在“城市化建设”时期,全国主要城市都在搞“棚改和拆迁”,带来的结果就是人口大量向中心城市聚集,向中心城区聚集。

所以,只要还在搞棚改和拆迁,那么中心城市的常住人口还会持续膨胀,因为把平房和矮房子拆掉,盖成高层住宅,必然会增加居住空间,增加大量的常住人口。

所以要想控制中心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长,第一个前提就是停止棚改和拆迁,控制中心城市的居住空间,用限制空间来限制人口:就算人口要想要进来,会因为缺乏适合的居住空间而外迁。

而用“旧改”来代替棚改拆迁,就不存在这个弊端,表面上的修修补补不会带来常住人口的增加。

最近住建部已经下发指导意见:在2025年之前,要完成全国所有2000年年底建成住宅的“旧改”工作,这是十四五期间最核心的任务之一。

所以如果你的房子是2000年底之前盖成的,那么肯定会在未来五年之内进入“旧改”名单。

根据初步统计,未来五年符合“旧改”条件的住宅一共有17万个小区,涉及居民大概有3000多万户,大概是1亿人口。

旧改的全面启动,会带来三大影响:

第一,刺激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这是宏观层面的影响。大规模的旧改,肯定会带动钢筋水泥的大量消耗,这是拉动投资。

第二,客观上阻碍了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的高增长。从棚改到旧改,中心城市的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变少,人口流入速度变慢。

第三,大规模降低了中心城市的楼市购买力。拆迁户数量变少,自然楼市购买力就降低了。

对于投资性购房来说,中心城市投资的红利时代应该已经差不多要过去了,中心城市房住不炒的时代要来了。

但是对于刚需买房人来说,应该尽快上车购买,毕竟中心城市的好房子真的是越来越少了。比如目前在北京城区,要想选到一个好房子,是相当困难的,要么是老破小,要么是高高在上的豪宅房。

现在在北京,甚至在五环外的新房房价都要6万+了,新房房价高高在上,二手房房价却每个月都在跌,好房子真的是越来越买不起。

所以在中心城市,只要看到合适的房子,就可以下手。而对于投资客来说,由于二手房跌跌不休,投资就算了。


【2】中国人口“城镇化率”还要提高约有4亿人会进城落户


截止到2019年,中国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有44.38%,但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却高达60.6%,这就是意味着还有2.27亿人口没有实现落户。

同时目前还有大概2个亿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问题,也需要解决,所以未来预计将有4-5亿人要在城镇落户,成为新市民。

如此大规模的落户人群,会在哪里实现城镇化呢?

第一,中小城市虽然落户门槛已经全部放开,但是吸引力不够,很难吸引大量的人群去落户。

第二,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虽然有吸引力,但是人口承载力不够,很多大城市以后都会控制常住人口的流入。

京沪目前已经开始强力控制人口流入了,未来肯定还会有深圳、广州、杭州、武汉等超大特大城市会加入到常住人口控制的行列,所以现在只要能够落户特大超大城市的人,绝对不能含糊,要立刻下手。

因此未来真正能够承载大量人口城镇化落户的地方,只有都市圈及城市群的周边众多的小城市或小城镇,他们将承载未来大概4个亿的落户任务。

比如最近在廊坊北三县大厂落户的人就比较多,已经紧张到要抢号的程度了,未来这种中心城市周边的都市圈小城镇落户会越来越多。

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又会给城市、人口带来什么改变?


随着城际铁路通勤时代的到来,未来都市圈或城市群的通勤条件会得到逐渐改善,4亿人的落户只能通过在城市群及都市圈内部的小城市来解决。

总体来说,我们认为所谓的“新型城镇化”,其实就是都市圈及城市群时代的一种实现手段,它的本质其实就三点:

第一,中心城市,尤其是特大超大城市,全面用旧改替代棚改,一方面可以控制常住人口增长,一方面又可以拉动经济。

第二,实现都市圈人口的城镇化,让大量的人口去城市群及都市圈的周边小城镇去落户,实现人口城镇化为城市工业提供劳动力。

第三,城市群大规模搞基建,拉动经济增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心城市的基建已经到了尾声,要想持续大基建,必须要启动城市群的建设。通过发展城市群,可以带来巨大的基建项目。

核心还是为了拉动经济!


本文地址:https://www.best73.com/news/63304.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本文【新型城镇化概念(又会给城市、人口带来什么改变?)】转自网络,喜欢的朋友可以分享本文!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QQ:422026368)

相关资讯
热门文章
周榜 月榜
1 疫情积极向好趋势 病毒什么时候结束?

疫情积极向好趋势 病毒是否会突然消失?2月24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的有关情况。...

2 “离汉抵京确诊新冠肺炎当事人”女儿首发声:相信调查结果

2月26日,湖北武汉女子监狱一名刑满释放人员离汉抵京后确诊新冠肺炎一事引发持续关注。...

3 春风十里不如你!看成都青羊教育人的十二时辰

中国网3月2日讯(李小野)2020年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打乱了一些常规工作的节奏。在这个特殊的季节,成都市青羊教育用爱与责任筑起了一道道战“疫”防线...

4 社保免交5个月,对你有什么影响?

2月18日,国家宣布了一个重磅福利!从今年2月到6月,对全国中小微企业免征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用,同时允许企业暂缓缴纳公积金。...

5 诗词大会冠军彭敏:我是风险偏好者,喜欢走出舒适区

日前,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落下帷幕,“彭敏获得冠军”的相关消息迅速登上热搜:这位“三季老将”曾两次杀入决赛,但分别败给才女武亦姝和外卖小哥雷海为,仅获亚军。...

6 离石区城北街道让“双返”“四后”人员“平安回家”

近日,一名从安徽安庆到陕西靖边的“返工”人员,需要在吕梁转车。在吕梁火车站,该人员正准备去办理转乘手续时,被火车站出站口防控点的工作人员拦了下来。现场带班领导冯水平马上警觉起来。“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必须谨慎对待。...

7 全国总工会:企业应按正常标准向在家上班的职工发放工资

记者从中华全国总工会了解到,全总下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和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工会组织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8 升副部,他是全国提拔级别最高的援鄂官员

3月3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免名单,任命惠建林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9 今日新鲜事:华南海鲜市场今起开展大规模消杀,预计3天内消毒清理完毕

3月3日下午16时许,数十位疾控消杀工作人员开始分队分批进入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这标志着华南海鲜市场消杀工作正式展开。...

10 湖北省司法厅连夜开会:向全国人民表示深深歉意

3月2日,由司法部牵头,会同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公布调查结果认为,“黄某英事件”是一起因失职渎职导致的严重事件,性质恶劣,影响极坏,给首都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极大隐患。...

1 疫情积极向好趋势 病毒什么时候结束?

疫情积极向好趋势 病毒是否会突然消失?2月24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的有关情况。...

2 “离汉抵京确诊新冠肺炎当事人”女儿首发声:相信调查结果

2月26日,湖北武汉女子监狱一名刑满释放人员离汉抵京后确诊新冠肺炎一事引发持续关注。...

3 春风十里不如你!看成都青羊教育人的十二时辰

中国网3月2日讯(李小野)2020年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打乱了一些常规工作的节奏。在这个特殊的季节,成都市青羊教育用爱与责任筑起了一道道战“疫”防线...

4 社保免交5个月,对你有什么影响?

2月18日,国家宣布了一个重磅福利!从今年2月到6月,对全国中小微企业免征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用,同时允许企业暂缓缴纳公积金。...

5 诗词大会冠军彭敏:我是风险偏好者,喜欢走出舒适区

日前,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落下帷幕,“彭敏获得冠军”的相关消息迅速登上热搜:这位“三季老将”曾两次杀入决赛,但分别败给才女武亦姝和外卖小哥雷海为,仅获亚军。...

6 离石区城北街道让“双返”“四后”人员“平安回家”

近日,一名从安徽安庆到陕西靖边的“返工”人员,需要在吕梁转车。在吕梁火车站,该人员正准备去办理转乘手续时,被火车站出站口防控点的工作人员拦了下来。现场带班领导冯水平马上警觉起来。“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必须谨慎对待。...

7 全国总工会:企业应按正常标准向在家上班的职工发放工资

记者从中华全国总工会了解到,全总下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和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工会组织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8 升副部,他是全国提拔级别最高的援鄂官员

3月3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免名单,任命惠建林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9 今日新鲜事:华南海鲜市场今起开展大规模消杀,预计3天内消毒清理完毕

3月3日下午16时许,数十位疾控消杀工作人员开始分队分批进入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这标志着华南海鲜市场消杀工作正式展开。...

10 湖北省司法厅连夜开会:向全国人民表示深深歉意

3月2日,由司法部牵头,会同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公布调查结果认为,“黄某英事件”是一起因失职渎职导致的严重事件,性质恶劣,影响极坏,给首都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极大隐患。...

首页 | 热点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趣闻 | 旅游 | 养生 | 美食 | 娱乐 | 影视 | 游戏 | 手机站 | 蜘蛛地图 | 网站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QQ:422026368)

备案号:粤ICP备12594912号-3 | 广告合作(QQ:422026368)